河南省地质局 时政要闻

《新华每日电讯》刊发楼阳生署名文章: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争先出彩 以创新之力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时间:2024-03-06 09:17 来源:河南发布 浏览量: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争先出彩 

以创新之力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楼阳生

(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640_副本.jpg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时代大势,创造性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重大任务并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阐明了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核心标志、本质特征、显著特点等,指出了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主要任务举措,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又一重大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为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年来,河南坚定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为总纲领、总遵循、总指引,锚定“两个确保”,持续实施“十大战略”,统筹推进“十大建设”,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特别是把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作为首要战略,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科技创新,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耦合,形成中原科技城、中原医学科学城、中原农谷“三足鼎立”科技创新大格局,引领带动全省发展动能之变、结构之变、质量之变日益彰显。近三年新建20家省实验室、6家省产业技术研究院、41家省产业研究院、50家省中试基地、28家省创新联合体,超短超强激光、国家超算互联网核心节点项目启动建设。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由2020年的6310家、11826家,增至2023年的1.2万家、2.6万家,均翻了一番。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从2020年的384.5亿元,增至2023年的1367.6亿元,年均增速分别为58.36%、68.39%、33.4%。三年来引进一大批国内外顶尖人才、领军人才、青年人才,目前在豫两院院士46人,比2020年接近翻了一番。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由2020年的1.66%,提高到2023年的2%。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近3年分别年均增长10.8%、14.6%。

  “十四五”后两年,是我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全面迈上高质量发展轨道的冲刺决胜期,是将要形成以新质生产力为先导、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传统产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攻坚突破期,也是决定我省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赢得战略主动的关键窗口期。我们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坚持以前瞻30年的眼光想问题、作决策、抓发展,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战略之举、长远之策,不断以创新之力催生稳增长的支撑点、调结构的突破点、新动能的生长点,奋力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扛稳经济大省勇挑大梁的政治责任。

  一是强化创新引领,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巩固拓展“三足鼎立”科技创新大格局,加强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谋划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环省科学院、环省医学科学院、环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的创新生态圈。深入推进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推动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优势领域创新联合体全覆盖,依托智慧岛体系完善科技企业孵化成长链条。加快高校“三个调整优化”,大力支持“双一流”建设和第二梯队创建,积极争取一流大学郑州研究院落地。创优人才发展大生态和用人单位小气候,争创国家吸引集聚人才平台。

  二是突出换道领跑,抢占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赛道。把发展未来产业作为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既做“有心栽花花要开”的事,也做“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事,在多点发力中跨越赶超。特别是积极推进集成电路补“芯”、软件产业铸“魂”,深化人工智能大模型运用,集中力量突破量子芯片、量子编程、量子精密测量及相关材料和装置制备关键技术,在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生物基材料等领域抓住重点发力,推动先进基础材料提质发展、关键战略材料培育壮大、前沿新材料前瞻布局,加强高端仪器设备研制与产业化,培育类脑和仿真机器人细分赛道研发优势和产业高点,打造氢能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三是注重数智赋能,厚植新质生产力发展新优势。以国家超算互联网核心节点项目建设为引领,深度融入“东数西算”,打造算力高地。做强数字核心产业,一体推进补芯、引屏、固网、强端,培育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智能传感器和半导体、光电、先进计算等产业链。实施企业上云上平台提升行动,推进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建设,拓展“人工智能+”、“5G+”等应用场景。加强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数据要素市场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四是加快绿色转型,塑造新质生产力发展新方式。以开展首批国家碳达峰试点为契机,全链条推进源头减碳、过程降碳、末端固碳,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一体推进控煤、稳油、增气、引电、扩新,加快构建新兴能源体系,提高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推进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发展高效节能设备、先进环保装备、节能环保综合服务等产业。

  五是坚定深化改革,构建新质生产力发展新体制。深化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健全科技服务综合体工作机制,推进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机制改革,扩大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范围。推动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走深走实,提升行政审批效能,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扩大制度型开放,以一流营商环境保障高质量发展。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