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找矿:浪漫者的职业

时间:2024-01-22 12:05 来源:矿业笔谈 浏览量:

  地矿是个小众行业,社会公众对此了解甚少。从事这个行业的人都有哪些特质自然也很少有人知晓。

  还是从源头说起。地质学的创始者应该是一批非常特殊的人。从事地质事业的人,特别是能够做出成绩的人应该有特殊潜质。90年前一位美国作家在一本关于矿业的书《人与矿业》中就曾经用浪漫来描述矿业人'(图一);一百多年前英国地质调查局的创立者德拉贝奇称自己和同伴们是一群乐观、欢乐、充满激情的家伙。当年徐霞客放弃家中舒适的生活游学天下也需要与众不同的人生取向。

640_副本.jpg

图一:《人与矿业》书中找矿人的插图。

  要分析自古以来这些人有哪些特殊之处,不太好概括。想来想去,觉得用浪漫来形容可能比较合适。

  但是这种浪漫有特殊含义,大体上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要素一:对大自然的强烈好奇心。

  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学科,这是我在上大一《普通地质学》课程的时候学到的。

  在地质工作成为一种职业之前,做这件事的人都是出于对大自然、对地质现象的强烈好奇心,不是为了谋生。《徐霞客游记》记录了许多地质现象。《山海间》的作者们应该也是出于对大自然的关注和描述大自然的爱好才记录下他们的所见所闻。最有代表性的当属18、19世纪的英国地质学会的元老们。这些人都是贵族出身,属于衣食无忧的人,还都是地质爱好者,热衷于地质标本采集收藏,特别是矿物标本采集。他们(这里没有她,早期的地质学家好像没有女性)经常到野外观察地质现象,手绘地质图或剖面图,采集标本。这便是现代地质工作的雏形。他们还会召开沙龙,交流野外观察的经验,分享所采集的标本。这便是地质学术研讨会和论坛的前身。

  这种特殊爱好具有普遍性。

  上个世纪80年代一位新疆的地质工作者对我说,希望退休之后独自一人背着行装去山里找矿,那时不用按照规范填写表格,完成固定的程式化任务,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寻找矿产地,享受那个过程。一位在海拔西藏从事地质填图工作几十年的地质人在回忆那段经历时出人意料地说到,“在美丽的青藏高原工作是一种享受,从事地质填图是一种乐趣,国家出资给我这个机会是我的幸运。”

  地球科学是自然科学中起步较早的学科,所以早期的地质学家也是最早的自然科学家。这些科学家对自然科学的贡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不是被忽略了就是被忘却了。

  要素二:豁达、乐观、以苦为乐的性格。

  野外地质工作十分艰苦。能够愿意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应该是特别能吃苦。但是仅仅能吃苦还不够,没有人天生愿意吃苦,之所以能吃苦是因为认为这个苦值得吃,甚至不算苦,这一点十分重要。

  主动做出这种吃苦选择的人一定有非同寻常之处。对他们来说,大自然的神奇带来的享受抵消了野外工作生活的艰辛,探索大自然的乐趣让他们忘却了苦与累。这种性格或爱好是人类的一种重要基因,可能源于先人们野外生活留下的骨子里的记忆。正是由于这种基因,形成了许许多多与野外生活有关的活动,甚至形成产业:野外宿营、爬山、攀岩、漂流、探险……,等等。而选择地质为职业的人,应该是这个人群中的佼佼者。

  这种性格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天生对户外活动的热爱,属于一见钟情。二是工作中找到乐趣,培养出感情,逐渐养成这种性格,类似于“先结婚、后恋爱”。

  要素三:对大自然的独到审美能力。

  这是一个看似非主流的条件,但实际上非常重要。地球从宏观到微观都充满了美感。大到山体形态、地形地貌,小到矿物晶型、显微图像……。地质图和各种地质图件实际上体现出这种大自然创造的特殊美。一次与任纪舜院士出国,飞机上他告诉我他每次乘坐飞机都从机舱窗口观看地面的山脉,从中观察大地构造样式。因此,高质量的地质图应该能够反映地球表面的真实形态。如果我们看到老一代地质学家的野外地质素描图,会领略大自然的美。

  以往的地质教育中,非常重视素描图。包括野外露头、手标本和显微镜下的图像。例如通过显微镜我们可以看到矿物千变万化、美妙神奇的微观形态……对这些自然之美的观察描述是一种美的享受(图二)。

640 (3)_副本.jpg

图二:80年代地质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中的素描图:胶状黄铁矿手标本(上)、电子显微镜(中)与光学显微镜(下)形态构造素描图。哪个年代没有计算机,老师也不鼓励我们用照片,文、图都靠手写手画。

  对这种美的接受是需要条件的。只有那些热爱这个事业的人才能对这种美产生共鸣。这一点与绘画艺术有相似之处。只有对绘画对象高度感兴趣甚至热爱的情况下才能画出高水平的作品。

  我母校的两位女教授,用一生的时间收集了大量岩石标本,分类研究后形成了一份极其珍贵的结晶岩典型矿物与结构图册,这些图片不仅学术价值极高,而且极其精美,令人惊叹不已,出版后迅速抢购一空,受到业内高度好评。

  在上述要素基础上,通过野外工作的特殊经历会形成一种特殊的野外情怀,让地质学家的浪漫更添几分色彩。

  野外工作离不开水壶、背包和“三件宝”。地矿系统的人都熟悉这些装备(图三)。记得大学一年级野外实习前就领到了这些物品,还包括一张打行李用的大帆布。这是行业特有的用品,看到他们就能触景生情联想起野外工作的场景。还记得,在南疆出野外的时候由于那里极其干旱,水壶容量比内地的要大一倍。

  久而久之,这些野外司空见惯的用品成了地质学家浪漫情怀的标注物。

640 (4)_副本.jpg

图三:某地质研究单位餐厅用于装饰悬挂的野外用品,展示一种特殊的行业文化。

  野外工作环境经常是边远地区,甚至是无人区。项目组人员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新“家”,构成命运共同体,团结一致,共同应对艰苦、甚至危险环境的挑战。这种环境有一种特殊的凝聚力,有些平时在单位因脾气秉性不和而关系紧张的同事,到了野外项目组就像是变了一个人,相互帮助、关系融洽。

  说到野外情怀,不能不说说喝酒。地质人酒量大成为社会共识,其实不是这些人天生酒量大,而是野外生活环境养成了爱喝酒的习惯。野外后勤保障中,成箱的白酒是一定少不了的。通常是当地产的性价比较高、经济实惠的酒。大的项目组有专门的炊事员(有时是地质人员兼任),小的项目组往往自己做饭。工作休息时大家会做几个菜豪饮一场。酒逢知己千杯少,这种场合可以让人与人之间消除隔阂无话不谈,身体中的解酒酶自然分泌的多,酒量也就见长。我想,地质人的酒量大可能与这有关。

  最后,不得不说的是,这种浪漫需要经济条件保障。

  在早期阶段,这项工作还没有形成产业,没有雇主,也没有收入,属于贵族们的业余爱好。

  后来,国家地质调查机构成立,地质人员的收入便成为一个重要条件。爱好与浪漫离不开必要的薪酬与生活保障。

  这种保障随着社会发展水涨船高。以我国为例,上个世纪50、60、70年代的野外地质人员享受的待遇相对于那个时代生活水平属于比较丰厚的。到了今天,虽然待遇不断提高,但是相对于社会整体生活水平来说已经不具有竞争优势。这直接影响行业的竞争力。一位在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在西藏地勘单位工作的地质人告诉我,当年他们在涉外使用的用品都是上海产的,这让他们感到很自豪,认为国家非常看中他们,给了他们最好的待遇(在改革开放之前,国内最好的轻工产品几乎都是上海制造的),他们没有理由不好好干。

  我个人也是有体会的。77年高考之前我是下乡知情。公社旁边有一个地质队的基地(那个时候地质队多位于镇子上,因为那样可以得到津贴补助),村里的老乡告诉我,这个单位才有钱呢,那个地下仓库里什么都有,都是好吃的。而且,人家上山都穿皮鞋(那时全国的地质人员都发翻毛皮鞋作为劳保)。这是当时地质队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不能不说这是我高考报志愿把长春地质学院选为第一志愿的原因之一。可以理解,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条件下,能吃好是多么的重要,更何况当时当地的老乡还经常吃不饱,高粱米干饭都不能管够吃。

  所以,我们希望行业继承发扬“三光荣”精神的同时,不要忘记当年培育“三光荣”精神的不仅是精神鼓励,还有物质保障。

 

作者:彭齐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