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矸石山披上绿装
一个个矸石山披上“绿装”,一座座排矸场变身“草场”,一处处煤泥坑变成“景观”……行走在河南宝雨山煤业有限公司宝雨山煤矿区矸石山区域,仿佛欣赏着一幅徐徐展开的风景画。
“矸石山黑乎乎,土松软环境差,一阵风来迷两眼……”这曾是当地人对宝雨山煤矿区环境质量的形象描绘。如今,在宝雨山煤矿区,经过河南省资源环境调查二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资环二院公司)水工环地质研究所实施综合治理,这家年产60万吨的煤炭企业,生产环境旧貌变新颜。
“我们承担实施的宝雨山煤矿矸石山综合治理工程,主要对矸石山、煤泥坑、排矸场区域进行生态治理,治理面积750亩,全力打造绿色矿山样板工程。”资环二院公司水工环地质研究所副所长、项目负责人金新宇介绍。
疫情“挡道”
2022年春节刚过,金新宇带领技术人员便来到了治理施工现场。“其实,工程施工并不顺利,一波又一波的疫情,车辆、人员、材料一再受阻,施工困难难以想象。”提起那段经历,金新宇苦笑着说。
金新宇就带领项目部人员开始打通一个个“关节”,到当地政府进行沟通,进村入户做思想工作,村民们不让进家里,就站在门外苦口婆心讲解煤矿矸石山综合治理的重要性。一番努力,终于取得村民们理解和支持,项目施工得以顺利进行。
“实际上,疫情影响施工不止一次两次。但是,我们做到机停人不闲,除协助当地值守外,还专门采购了6000余元抗疫物资,用面包车送到了抗疫一线,受到了当地政府的好评。”金新宇自豪地说。
设计“变脸”
正当工程紧锣密鼓进行时,项目部突然接到了矿方变更工程设计的通知书。
为何突然提出变更设计呢?近年来,由于矿方产能不断提升,加之疫情原因造成工程治理延误,矿区产生的矸石大量增加,矿方根据发展需要决定对原设计进行优化。
“矿方提出的优化设计对我们影响很大,不仅要调整施工方案,也大大增加了工作量。但是,全力为业主提供优质服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技术负责人刘坤说。
一接到设计变更通知,项目组就马上行动起来:向自然资源部门汇报,力争尽快获得主管部门批准;与相关专家沟通,论证矿方变更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做施工队的工作,让职工们以大局意识为重,确保设计优化尽快实施。“一次,我们来到一个施工队,当时他们垒砌的挡墙已经1米宽、3米高了,听说设计要变更,施工队长心里虽然不情愿,但经过我们一番思想工作后,还是很快服从了要求。”技术员刘静说。
为了给矿方提交一份满意答卷,针对设计优化,技术人员积极与设计单位对接,经过反复讨论、修改,制定出一套短期规划和中长期规划相结合的矸石山治理方案。“针对每座矸石山高度、坡度不同,我们制定出“一山一策”的治理方案,采用多元化的治理技术,进行科学合理、切实可行、无害化处置,使其达到矿山经济和生态环境双赢的效果。”金新宇说。
服务“到底”
全力把好质量关。一次,项目组在检查中发现,一个施工队在矸石山治理中,在山体上覆土只有30厘米,而设计标准则要达到50厘米。项目组发现问题后,金新宇一脸严肃地说:“你们平整的土层厚度与设计相差很大,会大大降低将要种植的树木的成活率。不用多说了,赶紧加厚土层!”随后,施工队运来一批客土,对覆土层进行了加厚,使其达到设计要求。
回填煤泥坑中,项目组遇到了一个难题:煤池坑里不仅有煤泥水,还有煤矿生活污水,当地村民还利用煤泥水进行农业灌溉。如何确保农民利益不受损失,生活污水又能合理解决?经过多讨论,项目组决定对污水沉淀池进行治理的同时,再修建一条专用排水渠将煤泥水引入灌溉渠。问题解决了,维护了当地村民的利益。
还有一次,去年的夏天一场暴雨足足下了半个小时,矸石山上刚刚铺上的一层厚土,经过大雨的洗礼,冲刷下来的泥水积满了矿区生活区。“为了给煤矿职工创造洁净的生活环境,我们要尽快将泥水清理干净。”动员会后,金新宇带领项目部和施工队的职工们,拿上工具,立刻投入到了清理战斗中……经过一天奋战,当泥水清理干净后,大家已累得汗流浃背,筋疲力尽了。
“原来,曾是“伤疤”的矿区地表,经过治理,实现了“由黑变黄、由黄变绿、由绿变美”的蜕变,有效改善了矿区周边环境卫生,使治理后的矸石山与周边生态环境有机融为一体。”2023年7月16日,站在经过治理的矸石上,河南省宝雨山煤业有限公司宝雨山煤矿负责人兴奋地说。
作者:资环二院 王伟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