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筑牢地灾防线

时间:2022-06-15 18:51 来源: 浏览量:

  

发表于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2年06月14日  第1066期

  进入6月,我们迎来了第21个全国"安全生产月",而我国不少地方也进入了主汛期。绷紧地质灾害防治之弦,是自然资源人眼下的一项重任。

  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山。常年从事地灾防治工作,笔者深刻体会到,地灾防治工作连接着千家万户的安全与幸福,关系到社会发展的稳定大局,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将这项工作抓早、抓紧、抓实。

  "时时放心不下",就要当好"前哨兵",眼中有问题。地灾具有突发性、瞬时性等特征,一旦发生,势必对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因此,要密切关注雨情、汛情变化,认识灾害规律,将地灾防治的关口前移。比如,要查清这一时期发生较多的地灾种类是什么、辖区内哪些地方是地灾隐患的关键风险点、隐患点发生灾害的可能性有多大、灾害监测系统能否正常发挥作用等。如此,做到提前谋划、提早布局,制定有针对性的地灾防治方案,为灾前预防争取更多"提前量",确保将灾害带来的风险降到最低。

  "时时放心不下",就要压实各方责任,时刻守住底线。重大地灾时常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财产损失甚至人员伤亡,一旦出现重大险情,相关人员应第一时间进入岗位,坚决扛起防灾救灾的重任。同时,要加强地灾防治跨部门、跨区域的协同联动、快速响应、高效处置,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 要逐级传导、层层压实地灾防治责任,广泛动员基层地灾防治力量,解决灾害面前不会为、不善为等问题;要提高相关部门预警发布、应急指挥、抢险救灾、社会动员等能力,以增强城乡抗击风险、防灾减灾的韧性,千方百计守好不发生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的底线。

  "时时放心不下",难在时时,也贵在时时。做好常态化防灾减灾工作,要有十分清晰的"施工图",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优化。首先,要加强防灾抗灾的工程措施。比如,深刻吸取北方多个城市暴雨导致严重损失的灾害教训,把极端天气应对、自然灾害防治融入城乡发展重大工程规划、建设、运营全过程,提高公共设施的抗灾设防标准。其次,要强化防灾减灾预警和响应演练。推动建立并完善预警与应急响应联动机制,规范预报预警信息发布,强化预警和响应一体化管理,确保关键时刻管用、好用。最后,要提高公众防灾意识。在全社会尤其是灾害易发区,深入开展防灾减灾宣传科普教育,推动防灾减灾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教材,提高群众避灾自救的能力,构筑起防灾减灾的全民防线。

  心态决定状态。"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在地灾防治工作中,多一份"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多一些把群众安危放在心上的务实行动,就能把防灾减灾的防护网织得更密实一些,给人民群众多一份放心,让整个社会多一份安宁与和谐。

 


作者:地灾防治处 杨伯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