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风月,不负韶华 ——《航拍中国》观后感

时间:2022-05-24 10:53 来源: 浏览量:

想要胸中有沟壑,必须腹内有乾坤。

《航拍中国》作为我记事本上必须要完成的一项任务,开始于2019年年中,但直到2021年年底,第四季的预告片已经发布了,我才猛然想起这件事情已经拖的太久。究其原因,除了工作太忙、时间太紧这样老生常谈的借口,最重要的,还是中间间断的时间太长,一集50分钟的空中旅程,随便一打断,就忘了自己的进度,等过段时间闲暇下来,又忘了自己看到哪儿了,所以一拖就是两年。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在2022壬寅虎年来临之际,终于一口气地完成了这项任务。

那么看完之后的第一感受是什么呢?是——内容太多,没记住。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所以云旅游的尴尬之处在于没有切身的体会和实际的感受必然没有深刻的记忆。但是之前读到的一句话让我很受启发:“在没有充分的知识作为前提的情况下,即使行了万里路,也不过是邮差而已。”因此,大可不必纠结于记住了多少内容,重要的是把感受写下来。下面就让我凭借剩下的记忆写下我飞过祖国大好河山的感受吧。

一、自然地理格局

我认为此纪录片最精彩的部分在于片头,中国地图由远及近放大到本集所要讲述的省份,由此我们便看清了此省份所在中国之区位。然后三维地图勾勒出大致轮廓,随着旁白的讲述,名山大川、大江大河逐一染上颜色。通过这样的方式,在一分钟之内,整个省份的自然地理格局便一目了然。

二、地形地貌

我们在项目报告中对一个地区地形地貌的描写总是侧重于现状特征,而《航拍中国》中总是会从沧海桑田的角度讲述百万年来这一地区的地貌景观是如何形成的。作为一名理科生,我也深刻地理解了新疆魔鬼城是风蚀形成的雅丹地貌、广西因流水侵蚀形成的喀斯特地貌、黄土高原因风沙沉积形成的黄土地貌以及在我国广泛分布的丹霞地貌。在感叹鬼斧神工的同时也更敬佩于大自然数万年如一日的耐心雕琢。

三、金山银山

本来想用绿水青山作为小标题,但当眼睛滑过中国地图,浮现在脑海中的一幅幅美景可不只《千里江山图》中的青绿。伊犁河谷漫山遍野的杏花、河西走廊上的雄关漫道、黑龙江雪乡的银装素裹、浙江碧绿金黄的贝壳沙滩、山西运城眼影盘一样的盐池、四川九寨沟诡谲奇幻的五彩池……。河山大好、风景如画,我想看的美景,祖国母亲都有。

四、风土人情

不同的地域特征孕育了不同的历史文化和建筑风格,跟随《航拍中国》的脚步,我参加了东北的查干湖捕鱼、内蒙的冰雪那达慕、云南的泼水节、江西春节的傩戏,甚至我家乡皇城相府的打铁花表演也有幸出现,着实让我感到高兴。

从北往南不同的城市布局与建筑风格也让我大开眼界。特克斯的八卦城彰显着我国古老的周易思想,沿海地区的西式建筑却展现出一派地中海的风情。平遥古城把历史演义到了现在,而江南秀美的园林仍然展现着壶中天地的风采。

太行山上的靠山窑从小见的多了,第一次看到陕北地区的平地窑让人眼前一亮。徽派建筑粉墙黛瓦中的“粉”原来是雪白的意思,高高耸立随着房顶层层迭落的马头墙竟是防火用的。古朴庄重的花萼楼甚至比《大鱼海棠》中画出来的还要漂亮。此外还有藏族的碉楼、傣族的竹楼、海南的船屋等等等等。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些风格迥异的美就是沧海中一颗颗闪闪发光的明珠,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五、大型基础设施

要说《航拍中国》里出镜率最高的是什么,那一定是高速铁路。高铁的出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在缩短出行时间的同时,也加强了地区之间的联系。除了高铁,还有特高压输电线路和检修线路的“蜘蛛人”,能自动除尘的大型光伏设施、会随着风向自动转头的风力发电机组等等。这些大基建不仅展现着我们国家日新月异的技术能力和工业化水平,更是中华民族一步步走向复兴的见证与保障。

最后一集看完,我伸了个懒腰,站起身,望向窗外华阳山下溪水河畔恬静的小山村,想起当年和发小们在山腰上占山为王的美好日子,觉得时间很长,世界很小。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反而觉得自己越来越渺小,越来越无知,对知识的渴望也越来越强烈。感谢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让我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丰富而直接,这也提醒着我不要错过这美好的时代与韶华,不要停下前进的脚步。哪管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作者:王宇豪